案例 | 跨境支付透镜技术分享

2024-10-28 09:42:29

2020年以来,金融稳定理事会(FSB)、国际清算银行(BIS)等国际金融组织陆续发布跨境支付发展的相关研究报告,分析了跨境支付在成本、速度、准入和透明度等方面存在的挑战。跨境支付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通常具有支付路径不确定、链路长、节点多等特点,跨境经营市场主体由于缺少获取跨境收付款业务处理状态的统一渠道,一般只能通过逐层代理行咨询的方式,了解对应节点跨境收付款进展,但通常存在效率低、速度慢、信息不一致等痛点,迫切需要相关信息服务来提升跨境支付的效率和透明度,改善用户体验,跨境支付透镜系统应运而生。

跨境清算公司 副总裁 邬向阳

功能设计

支付透镜系统是为提升跨境人民币支付透明度而研发的增值服务,通过汇集参与机构支付业务处理信息,形成全链路、完整的信息源,为参与机构获取跨境汇款业务处理状态信息提供支持。

支付透镜服务主要功能包括四部分:一是为支付链路中的同一笔支付业务分配唯一的端到端标识号,可用于链接各节点的支付流转信息,进行汇总整合。二是为参与机构提供实时、端对端支付状态及费用查询,支持主动查询和自动推送两种方式,适配机构直通式处理需求;三是为参与机构提供支付处理状态列表、相关机构的基础信息及联系方式查询服务等名录服务;四是通过对业务处理效率及透明度等方面的数据分析,向参与机构提供数据参考。

业务逻辑

在支付链路中,首家同步支付透镜信息的机构,会为该笔支付业务自动生成支付透镜编号,针对同一笔支付业务,支付透镜编号生成后不发生改变。支付透镜服务后台收集支付状态信息后,基于支付透镜编号完成类似物流信息的支付流转信息的组装,采用链表和数组结合的数据结构存储支付信息,完成同一条支付链路信息的拼接。参与者通过支付透镜编号可查询支付状态信息。支付透镜服务参与者在发出支付指令或收款确认后向支付透镜后台同步信息,如果当日无法完成该笔支付业务的处理,也需将支付状态变更信息及时同步至支付透镜后台。通过及时、高频、准确的同步,完成信息透明度的提高。

技术实现

1.系统架构。支付透镜服务基于自主设计的分布式技术框架,构建企业级技术平台,自下而上划分为分布式服务框架、公共技术组件、技术公共平台、业务(数据)公共平台等,并按照业务组件进行服务化拆分,根据服务特性划分成不同类型的单元,不同单元均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实现动态延伸、弹性扩展,可快速实现系统建设,支持系统功能灵活扩展。技术架构图见图。

图 支付透镜服务技术架构图

在设计方法论上,采用领域驱动设计方法论,根据领域模型拓展构建技术领域模型、数据模型等,从业务到技术形成统一设计规范;在应用设计上,按业务领域模型采用横向切分(按处理业务划分)和纵向切分(按业务处理流程划分)相结合的原则进行服务划分。

在网络结构方面,跨境支付业务状态信息服务的特点是需要更多的机构参与进来才能丰富支付链路上各节点状态信息,提升参与机构可获得性。传统组网方式一般需要所有参与机构连到中央节点,这种基于中心化、集中式的星型组网成本高、周期长,中央节点负担较重,容易形成“瓶颈”。支付透镜服务依托跨境创新服务终端机技术底座,通过直联、级联等多种连接方式,构建支付透镜服务中心端到收/付款行、转汇行及终端用户的网络覆盖,并结合神经网络算法形成网络节点中点到点的智能路由优选。由此构建的分布式网络结构,可充分利用网络各节点的资源属性和计算、服务能力,发挥网络集群效应。参与机构可直连接入反馈和获取跨境汇款业务处理状态信息或通过帐户行转发本方的跨境汇款业务处理状态信息。通过该网络结构,可将服务投递到CIPS网络各个节点,有效提升服务效率,降低市场参与主体成本。

在信息交互方面,采用SM2算法对报文签名,并使用SM4密钥对业务报文进行加密,通过SM4算法建立全链路安全连接,基于CA和PKI技术的双向身份认证体系,识别系统与终端身份合法性,提高了信息传输的“安全性”,避免在传统链路中形成信息暴露风险。

2.数据流。以客户汇款为例,支付业务及支付透镜信息同步流程如下。

从发起端来看,支付链路上首家参与支付透镜服务的机构在处理完支付指令后,会针对该笔支付业务自动生成支付透镜编号,并将含支付透镜编号的支付状态信息同步到支付透镜后台服务。支付链路上后续参与支付透镜服务的机构在处理完支付指令后,也会将支付状态信息同步到支付透镜后台服务,直至最终的收款机构。支付透镜后台服务完成类似物流信息的支付信息组装,并向用户提供相关支付状态信息。

3.系统配置。支付透镜服务系统在基础软硬件、安全和网络设备等方面采用国产化设计,符合信创标准。基础硬件类,CPU支持国产芯片。基础软件类,支持国产操作系统,同时配套适配国产数据库,以及国产中间件。信息安全类,网络接入设备兼容适配主流国产网络设备。整体上看,具备从硬件设备到数据库、操作系统、中间件等国产化适配能力。

截至2023年10月底,支付透镜服务累计用户391家,应用主体涵盖银行、保险、证券、基金、信托、财务公司与贸易企业等多种类型,涵盖货物贸易、服务贸易、资本项下等各类跨境收付款业务,市场覆盖度日益广阔。交通银行香港分行表示:“通过支付透镜功能,客户能够便捷追踪支付流程的各个状态,有效提升跨境人民币支付的速度和透明度,进一步优化跨境支付的客户体验。”海尔财务公司表示:“支付透镜的服务投递方式更加明晰,可对每笔跨境收付业务进行全程可视化追踪,成为客户收付路径的一站式窗口,使得资金高效到账、收费透明、汇款信息精准传递。”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丰富产品功能,扩大应用范围,提升服务水平。一是围绕服务实体经济和民生发展需求,持续优化支付透镜服务功能,进一步提升人民币跨境支付的效率和透明度。二是深化参与者合作,进一步拓展支付透镜服务网络的深度和广度,推动与市场主体“共建、共治、共享”,逐步构建、培育支付透镜服务的“生态圈”。三是持续做好产品应用和支持服务工作,进一步加强服务质效,提升支付透镜应用服务水平。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