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支付货币排名,美元依旧遥遥领先,人民币再创新高!
朋友们,最近有没有关注全球支付货币排名的最新情况?这一直备受关注的榜单又迎来了新的变化,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根据国际银行金融电讯协会(SWIFT)5月份公布的数据,在全球支付货币排名中,美元依旧稳坐头把交椅,国际支付占比高达47.98%,继续拉开与欧元的距离。欧元以22.85%的比例紧随其后,位居第二;英镑6.84%排名第三;人民币4.47%创下新高,排在第四;日元以3.61%的比重排在第五。
数据再次印证了美元在国际舞台上的主导地位。事实上,长期以来美元就扮演着全球主要结算货币的角色,无论是外汇交易、国家外储,还是大宗商品交易定价,美元无一例外都占据主导位置。更有趣的是,尽管近年来"去美元化"的呼声不断,但美元的统治地位未见动摇,反倒愈加雄厚。
不过有意思的是,欧元曾被视为美元头号接班人。在2020年10月,欧元国际支付比例一度超过美元,引发热议,不少人高呼"欧元时代"即将来临。但谁料欧元竟陷入此消彼长的尴尬境地,目前仅为美元一半出头,难以望其项背。
那么,古今中外,为何屡屡有货币崛起、又很快归于平庸?反观美元挺而不垮的本领又是怎么练成的?这背后不得不说有着深层次的逻辑在支撑着。
对此我个人以为,美元能长期占据国际主导地位,主要得益于三个方面的优势:一是美国良好的国家信誉;二是实力雄厚的经济实力;三是全球需求广泛的产品输出。
与其他货币相比,拿美元打的"借条"最受全球认可,关键在于美国政府长期保持了良好的信誉。虽偶有失信,但基本上承诺付之以行,从未赖账。这使得持有美元的各国都有信心,到时可凭借这"借条"向美国购买所需商品服务。
另一方面,美国拥有世界第一经济体的实力,为美元提供了坚实的支撑。从石油到芯片、从医药到科技,美国在诸多领域处于领先地位,拥有广泛的出口商品,这为全球各国持有美元提供了一个终极出口。
更有甚者,即使美元升值,美国商品价格上涨幅度也会受到控制,确保持有人财富不至于遭受重大缩水。因此,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选择美元作为储备货币都是明智之选。
有了这么优越的条件,难怪美元无可撼动。但接下来人民币又将扮演怎样的角色呢?
尽管无法在短期内撼动美元的统治地位,但人民币正在稳步推进国际化,未来值得期待。当前,人民币已跻身全球支付货币第四位,且排名仍在不断上升,充分说明人民币已逐步获得了国际社会的认可和信任。
事实上,人民币之所以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脱颖而出,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全球话语权的不断增强。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已经成为了世界工厂和市场,与各国的经贸联系日益密切。在此背景下,人民币在跨境支付、贸易结算、海外投资等领域的使用自然也会趋于广泛。
此外,不可忽视的是人民币国际化还得益于中国政府的大力推动。近年来,中国陆续与多个国家/地区签订了币币本位掉期协议,并成立了人民币离岸同业拆借市场,为人民币国际化创造了良好环境。加上"一带一路"倡议,人民币的影响力正在全球范围内不断扩大。
不难发现,在全球支付货币排行榜上,人民币进步最为显著。这恰恰说明了人民币与日俱增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展望未来,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持续增长,人民币国际化必将驶入快车道,人民币超越英镑成为第三大国际支付货币也指日可待。
因此,在全球支付货币版图中,人民币虽暂时依旧不及美元,但已初具雏形,潜力无限。只要我们保持定力,未来人民币有望与美元并驾齐驱。毕竟,任何统治地位都不是永恒不变的,只要肯努力,机会终将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