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行业迎来重大监管变革:首批支付机构完成牌照更新

2025-03-02 15:15:24

随着中国人民银行于2024年7月26日发布《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支付行业正经历一场深刻的监管变革。该细则是对今年5月1日正式实施的《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重要补充,旨在细化支付机构的监管要求,确保行业的健康发展。

据中国人民银行官网信息显示,共有16家持牌支付机构的牌照将于2024年7月9日到期。这些机构包括抖音支付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抖音支付”)、北京理房通支付科技有限公司、花瓣支付(深圳)有限公司、广州合利宝支付科技有限公司、瑞银信支付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瑞银信支付”)等。

牌照更新与业务类型调整

随着牌照续展的临近,这16家机构成为了《条例》和《实施细则》实施后的首批牌照更新案例。根据新规,支付业务类型被重新划分为两类:储值账户运营类和支付交易处理类,并进一步细分为储值账户运营Ⅰ类/Ⅱ类与支付交易处理Ⅰ类/Ⅱ类。

例如,抖音支付的业务类型调整为储值账户运营Ⅰ类,而瑞银信支付则获得了支付交易处理Ⅰ类(除安徽省、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以外地区)与支付交易处理Ⅱ类的许可。这种调整基于《实施细则》对原有业务类型的重新归类,保证了支付机构原有的业务范围不受影响。

过渡期安排

根据《实施细则》,在过渡期内,支付机构需要达到《条例》及本细则中关于设立条件及净资产与备付金日均余额比例的要求。过渡期自《实施细则》生效之日起计算,直至支付业务许可证有效期截止日,若不足12个月,则统一延长至12个月。因此,上述支付机构的新牌照有效期被更新为“2024年7月9日(过渡期至2025年7月9日)”。

行业影响与展望

业内分析人士指出,支付行业正处于一个重要的调整期。除了牌照更新外,支付机构还需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进行多项调整以符合新规要求。这包括但不限于管理层人员资质的梳理、注册资本金的调整,以及确保净资产与备付金日均余额比例符合规定。

博通咨询金融业资深分析师王蓬博表示,《条例》和《实施细则》为支付机构的合规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方向。预计年内支付机构将继续处于调整期,以确保满足监管要求。

素喜智研高级研究员苏筱芮认为,过渡期的设置有助于支付机构平稳过渡到新的监管框架下。预计在过渡期结束后,监管部门将依据相关规定为支付机构颁发新版支付业务许可证。

随着《实施细则》的正式实施,支付行业正在经历一系列重要变革,以适应更加严格和明确的监管要求。这些变化不仅对现有支付机构产生深远影响,也将促进整个支付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

发表评论: